《爸爸去哪兒3》開播,劉燁和他的混血兒子諾一順理成章成為最大熱點,而劉燁因為玩手機冷落諾一的舉動,被網友調戲為“網癮老爹”,引發了網友大討論。
網友對“手機控”老爸劉燁傻眼,心疼諾一甚至到劉燁微博下留言希望劉燁放下手機陪孩子聊天。
然而,在我們身邊,劉燁這樣的“手機控老爹”不在少數,國內首份《國民家庭親子關系報告》也顯示,17.8%的父母在與孩子共處時??词謾C,51.8%的父母偶爾看手機。在孩子們的世界中,手機成了和他們搶奪爸爸媽媽的最大敵人。
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玩手機其實是一種“冷暴力”,當孩子有溝通欲望的時候,父母只顧玩手機,孩子就有被忽略的感覺,心理學家認為,在家庭教育中,長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產生孤僻性格,不愿和別人交流溝通,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變得很冷漠,最終變成感情表達障礙。
此外,父母的言傳身教也會將孩子帶上沉迷手機的歧途。
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 一項測試表明,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英國《每日郵報》更撰文指出,兒童用手機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健康問題。
大劑量的電磁不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不利,還會帶來諸如哮喘、白血病之類的疾病。此外,手機微波對孩童眼睛的傷害遠超成年人,而長期觸摸屏幕導致孩子手指發育畸形;低頭玩游戲會對孩子的頸椎帶來很大傷害。
電話和短信剝奪了孩子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容易讓孩子變得怯懦、孤獨、偏執。常用手機上的聯想輸入功能發短信,會使孩子們做其他事時只追求速度,而忽略準確性,極大地影響他們的思考方式。
孩子沉迷網絡交流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親子之間的隔閡。另一方面,有的孩子可能會過度沉迷于游戲中,影響其成長。
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不管工作有多忙,寶爸寶媽一定要抽出時間陪孩子,做孩子最親近、最信任的人。每天哪怕只有下班后的一兩個小時,也要放下手機,好好跟孩子玩。
如果父母有事要忙,可以用玩具轉移孩子注意力,或者能帶孩子一起做事,讓孩子做你的小幫手,這樣一來不僅能防止孩子玩手機,還能培養孩子幫助他人的責任心。
孩子要手機時,父母一定要立場堅定。不要把玩手機與否作為獎勵或懲罰孩子的標準。讓他明確的知道自己不可以玩手機。
做個好榜樣,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給孩子做了不好的示范。
最后,網癮老爸老媽們放下手機,珍惜和孩子真正相處的親昵時光吧,這關系到孩子一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