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推動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建設,促進健康管理學科發展和健康管理服務模式的創新,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于2017年10月27-29日在成都舉辦了“第七屆全國健康管理示范基地研討會”。會議進行了健康管理理論研究新進展與行業發展新趨勢的探討,示范基地建設經驗交流,以及適宜技術與產品多中心應用研究的展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健康促進中心作為第二屆的“全國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參與了本次研討會。
第七屆全國健康管理示范基地研討會
近年來,我國腫瘤防治形式日益嚴峻,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幅巨大,腫瘤早期診斷率較低。以胃癌為例,2015年,中國、日本、韓國胃癌早診率分別為15%、60%和55%,我國早診率遠低于日、韓兩國。因此,在健康管理中,探索癌癥篩查早診早治的機制和篩查手段已處于迫在眉睫的研究地位。根據我國癌癥發病情況和現階段篩查技術的成熟性,以及早診早治技術水平,健康管理學分會選擇了10種癌癥作為篩查和早診早治項目: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宮頸癌、前列腺癌、鼻咽癌和甲狀腺癌。
從疾病預防的角度講,健康管理就是更加積極主動的疾病篩查與及時診治。然而,健康管理在中國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學科,基礎薄弱、培訓薄弱、學科薄弱、觀念薄弱;從業人數少、專業差。因此,急需通過科研、培訓等方式促進健康管理學科的精準化、標準化發展。邵逸夫醫院健康促進中心健康管理團隊采用以全科醫生主導、全科護士和健康管理師共同參與的全人全程精準化健康管理模式,并積極開展腫瘤、代謝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篩查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助力健康管理高精準、高質量、高效率的進行。
在本次研討會上,方力爭教授作為浙江省“異常糖鏈糖蛋白TAP腫瘤篩查多中心研究”課題組的組長,作了關于“異常糖鏈糖蛋白TAP——腫瘤早期篩查與風險評估”的學術報告。體檢中的腫瘤篩查是腫瘤早發現的重要途徑,目前體檢主要依賴影像學和內鏡、腫瘤標記物等腫瘤專項檢查。腫瘤標志物是腫瘤早期發現的主要手段,但現有腫瘤標志物敏感度和特異性低、可檢測腫瘤種類少。異常糖鏈糖蛋白TAP是“細胞變異的分子行為學指標”,是在出現“腫瘤組織”以前、發生“細胞/蛋白”生物分子變化,從細胞膜表面脫落到血液中的幾十種糖鏈結構異常的糖蛋白,是“腫瘤早期發現和風險評估”的重要手段,具有靈敏、廣譜、準確的優勢。TAP檢測用于體檢人群的腫瘤篩查,與常規腫瘤標志物相互補充綜合分析提高準確性,降低腫瘤漏檢。TAP檢測用于體檢慢病和異常病癥的腫瘤風險評估,可實現早篩早診。
磁控膠囊內鏡是我國首創的胃和小腸檢查技術,在體外磁場的介入下應用該體系可控性地完成胃粘膜的全面觀察,可用于健康管理(體檢)和胃癌初步篩查。與傳統胃鏡相比,其對胃疾病診斷的敏感度為85-92%,特異度為67-95%,與胃鏡檢查結果的一致性達87-98%;并且具有無創傷、無痛苦、一次性使用和更安全的優勢。
此外,由全科醫生主導的健康管理團隊還在代謝性疾病、心腦血管風險篩查和干預等方面進行多項基礎和臨床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不斷推動健康管理的精準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
附:浙大邵逸夫醫院健康促進中心簡介
浙大邵逸夫醫院健康促進中心于2002年3月開始接待第一位住院體檢者,2003年7月開設慶春門診體檢,2016年3月開設下沙門診體檢,至今已接待體檢人數逾80萬人次。本院健康促進中心是集診斷、治療、健康促進為一體的全方位體檢醫療服務基地。中心本著為體檢對象提供更為優質體檢服務的目標,依托醫院強大的醫療設備和臨床人力資源,接軌國外健康促進機構,采用以全科醫生主導,全科護士和健康管理師共同參與的全人全程精準化健康管理模式,推出心血管系統評估包、糖尿病精細評估包、胃腸疾病評估包等25個專項檢測包,真正貫徹落實“1+X”體檢模式,實現個性化服務,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我們的使命:最大可能地促進人類的身心健康。
我們的價值觀:正直真誠、關愛尊重、敬業奉獻、凝聚合作、優質高效
我們的服務理念:給予您真誠、信心和愛。
我們的服務特色
專業化:健康管理技術—體檢流程
個性化:檢前評估—慢病風險預測
精準化:全科醫師—主導全人健康管理
全程化:健康體檢—健康評估及隨訪
溫馨化:全程服務—高品質健康引導
規范化:健康咨詢—健康專項教育
程序化:醫護合作—綜合健康管理
信息化:健康檔案管理—跟蹤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