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臟檢查項目,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會是心電圖,而第一個想到心臟彩超的人很少。
心電圖是檢查心臟的電活動,只能是對一些影響心臟電活動的心臟病有診斷意義。
而心臟彩超是唯一能動態顯示心腔內結構、心臟的搏動和血液流動的檢查項目,心臟彩超主要檢查心臟的形態學有沒有什么異常,以及心功能是否正常,特別對先天性心臟病是首選的檢查方法。
通過心臟彩超檢查,心臟的各個結構可以清晰地顯示在屏幕上,對人體沒有任何損傷。
指標 | 參考值 |
主動脈內徑AO | <30mm |
室間隔厚度IVS | 6-12mm |
左室內徑LV | 45-50mm |
右室內徑RV | 7-23mm |
右室流出道RVOT | <20mm |
二尖瓣口血流速度MV | 0.3-0.9m/s |
三尖瓣口血流速度TV | 0.3-0.7m/s |
舒張末期容量EDV | 108+24ml |
舒張末期內徑LVD | 35-55mm |
射血分數EF | 50-70% |
左室射血分數LVEF | 55-80% |
E峰與A峰比值E/A | >1 |
二尖瓣瓣口面積MVA | 4-6cm2 |
房缺大小、流速 | 0,0m/s |
室缺大小、流速 | 0,0m/s |
肺動脈內徑PA | 12-26mm |
左室后壁厚度LVPW | 6-12mm |
左房內徑LA | <30mm |
右房內徑RA | 33-41mm |
主動脈瓣口流速AV | 1.0-1.7m/s |
肺動脈瓣口流速PV | 0.6-0.9m/s |
收縮末期容量ESV | 45+46ml |
收縮末期內徑LVS | 20-40mm |
縮短分數FS | 30-45% |
左室縮短率LVFS | 30%左右 |
每搏輸出量SV | 70-90ml |
主動脈瓣口面積AVA | 2.5-3.5cm2 |
肺動脈壓力PAP | 15-28mmHg |
Nakata指數(PAI指數) | >330mm/m |
Mcgoon指數 | >2.0 |
心臟彩超顯示的是心臟的內部結構異常,房室大小的變化以及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在心臟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的價值。細微的變動都會影響診斷結果,所以要注意以下事項:
1.一般心情,睡眠對檢查的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建議在檢查之前休息好、避免緊張情緒。 |
2.心臟彩超檢查時,標準體位是左側臥位,需要部分暴露前胸。 |
3.嬰幼兒心臟彩超檢查時容易哭鬧,而這會影響檢查結果,所以在幼兒接受檢查時,父母要配合醫生,以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
(本文提供數值僅供參考,具體診斷及治療方法謹遵醫囑)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