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位“身經百戰”的同學都知道:在說明文閱讀中,有關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方面的問題,幾乎是逢考必考的。有很多同學在這方面失分頗多,很是可惜。相信你讀了本文,這方面的問題一定會迎刃而解,考出一個優異的成績!
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一般體現在修飾語、限制語上,詞性上常是副詞。我們先來看看這樣的詞語有哪些:?
1、?表示約數:約、大約、近(30米)、(30米)上下、左右?
2、?表示確數:30倍、1/5 、30%、一千三百多年?
3、?表示程度:最(多)、至多、幾乎、全部、?
4、?表示時間:當時、剛才、剛剛、有時候?
5、?表示范圍:大多數、大部分、遍及、一般?
6、?表示頻率:常常、經常、通常、總是、有時、往往
以上就是常見的考試用詞,記住“表示”后的意思即可。下面通過幾個例子來具體談談這類問題的具體處理方法。?
A、加點字詞有何作用??
例題:“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這句話中的“往往”有什么作用??
答:“往往”是大多數的意思,說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預示著天氣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況。“往往”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A種題型的處理方法:?
①解釋詞語意思?(第一處劃線)
②帶詞解釋句子(結合具體內容分析);(第二處劃線)
③xx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周密。(第三處劃線)
B、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
例題:“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這句話中的“往往”能否替換?
答:不能。因為?“往往”是大多數的意思,說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預示著天氣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況。“總是” 表明一直如此,沒有例外;使用“總是”說明天上出現薄云一定表示天氣晴朗,如果換了,就與客觀事實不符合,表達不準確。?“往往”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B種題型的處理方法:?
①表態:不能替換;(第一處劃線)
②定性:解釋原詞意思或帶詞解釋句子;(第二處劃線)
③定性:解釋所換詞語意思;(第三處劃線)
④若替換,句子意思有何改變,不符合實際;(第四處劃線)
⑤原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周密性。(第五處劃線)?
C、加點詞語能否刪去??
例題:“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這句話中的加點詞語“往往”能否刪去??
答:不能刪去。因為?“往往”是大多數的意思,如果刪去就說明天上出現薄云一定表示天氣晴朗,這與客觀事實不符合。表達不準確。?“往往”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C種題型的處理方法:?
①表態:不能刪;(第一處劃線)
②定性:解釋這個詞或帶詞解釋句子;(第二處劃線)
③若刪去,句子意思變成了“…”這與事實不符合,表達不準確(太絕對了);(第三
處劃線)
④XX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第四處劃線)
當然,在實際做題中,不必像上面那樣一板一眼,但是,定性解釋、帶入分析和加上尾巴三方面不可缺少。相信你掌握了以上方法,這方面的問題將不成問題。
該文比較實在,感謝老師的分享,需要下載該文檔,請訪問“閱讀原文”。